今年海科会有哪些亮点?省外事侨务办领导独家为你解答

- 时 间:2015年9月19日
- 地 点:省外事侨务办
- 嘉 宾:省外事侨务办副主任张继勇
倒计时开始啦!还有4天,一场汇聚海外精英的招才引智盛会将在四川启幕。
“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3届,成为中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与人才交流盛会。
今年的规模将再创新高:出席的海内外嘉宾将达到两千余人!其中包含海外嘉宾600余人。
会议规格也高过以往历届——
今年首次邀请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出席海科会。
此外,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丁肇中和化学家阿达·尤纳斯以及多位海外两院院士将来川共襄盛举。
会前,川观君独家邀请到海科会主要承办单位之一,四川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张继勇就海科会进行深度解读,帮筒子们全面了解海科会,以及这个高大上的活动对四川,对中国西部,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意义。
记者:海科会迄今已举办了13届,从第一届到第十四届,经历了哪些变化?
张继勇:从1995年第一届海科会举办到现在20年了,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说参会人数,第一届才26位海外专家参会,第二届81人,第三届178人,到今年这届已经600多人!我们还对报名有所限制,必须是在学术、创业等方面有造诣的,并且要有项目,如果不加限制人数会更多。
20年间,海科会的名称发生了4次变化——前3届叫做“四川海外专家学者恳亲暨科技经贸合作洽谈会”,就是利用海外专家回乡恳亲的时机来做这个活动。2004年改名为“四川省海外华侨华人高新科技洽谈会”。2009年海科会和省委组织部、省侨办主办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天府行”整合之后,改名为“海外高新科技暨高端人才洽谈会”,今年才变为“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
虽然全称变了几次,但是简称“海科会”一直没变。海外社团都很熟悉海科会,在全国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招才引智盛会。
前几届海科会只有川籍华侨华人参加,大概从第四届开始就放宽了参会资格,外籍的也可以参加。国侨办、省政府、欧美同学会也陆续加入,成为海科会的主办单位。
记者:历届海科会取得的成果如何?怎样评价海科会现在的影响力?
张继勇:我们把历年来的参会人数做了统计,迄今共有5000多位海外高端人才参加过海科会,四川引进海外高端人才572名,科技项目1032个,海外高端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交流2000多场,投资金额988亿人民币。这些是直接签约获得的成果,其实还有很多通过海科会的缘分进一步深化了合作。
现在,四川和发达国家的100多个重要科技社团都已建立了密切联系。我们还和组织部一起在海外发达国家建立了1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站,比如旅美科技协会、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网络引才。
现在我们省的“千人计划”专家有44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有144人,另外还有帮忙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才顾问50人(我省独创)。
这么多成果,可见海科会发挥了巨大作用。又好比目前在成都高新区创业的华侨华人,大多都是通过海科会或因海科会与四川结缘才来的。
现在海科会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招才引智最重要的平台,定位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记者:今年的海科会有哪些特色亮点?
张继勇:有几大亮点。一是“海科杯“全球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海外人才与创投的结合。海外人才和项目进来缺的是资金,如果和创投结合在一起,成功率就很高,也就是人才与资本的结合。这是我们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灵魂。
二是规格比往届更高。我们首次邀请到国家领导人参会,还首次请到诺贝尔奖得主,首次请到如此多的海外两院院士。
三是美国硅谷市长代表团也要来参会,与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市长们共话合作,这也是第一次。
四是这次省市厅局形成了合力。比如“BIO天府国际转换医学暨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有高新区参加。各市州也非常积极,像内江去年尝到了甜头,很早就要求来参加今年的活动,内江的书记、市长都要来。绵阳也很重视,会组织绵阳专场活动。前期他们已根据我们提供的名单向100位专家发出邀请,反响热烈,硅谷市长代表团也会去绵阳。我们鼓励和支持市州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
记者:近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为海外人才带来了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张继勇:第一个方面,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核心腹地,国家对四川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第一个是批准了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第二个新机场的建设,除了北京、上海,成都是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第三个是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待遇;第四个是高新区刚刚获批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另一个方面,四川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举个例子,现在外国在蓉设领14家,成都开通国际航线83条,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296家。
还有就是新常态下四川经济的转型升级。四川把创新驱动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还确定了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成都市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全面启动。这些对于海外人才来说都是机遇。
记者:海科会的目的是招才引智,前期我们有没有对省内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搜集?
张继勇:每年组织部和人社厅都会搜集省内各单位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编成手册向海外发布。今年大概有1600多个人才需求,在海科会举办前的四个月就对外发布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看到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和我们这边的相关单位接触、洽谈。
对于那些有针对性的对接,我们还会给予补贴。现在人才竞争这么激烈,这样做是为了找到真正愿意来四川发展,并且有实质项目合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下一步我们在精准对接上还要继续下功夫。比如省内某家公司可以直接找到我们,说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把需求转给海外某个科技专业社团。他们通过自己的渠道一发布,应征的人才就会很多。
总之,四川不想把海科会做成大家来开个会、逛一逛就走了的活动,我们想搞点儿实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