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 爱沙尼亚共和国(Republic of Estonia,Eesti Vabariik)。
【面 积】 45339平方公里。
【人 口】 133 万(2021年1月)。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英语、俄语亦被广泛使用。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东正教和天主教。
【首 都】 塔林(Tallinn),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1991年恢复独立后成为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塔林市位于爱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共分8个区,总面积为159.4平方公里。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年均气温6.8℃。塔林港是爱最大的港口。
【国家元首】 总统柯斯迪·卡留莱德(Kersti Kaljulaid,女),2016年10月当选。任期5年。
【重要节日】 独立日(国庆节):2月24日,为纪念1918年2月24日爱脱离沙俄统治获得独立;恢复独立日:8月20日,为纪念1991年8月20日爱恢复独立;胜利日:6月23日,为纪念1919年爱抗击德国军队获胜。
【简 况】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海岸线长3794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5.2℃,夏季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爱沙尼亚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1918年2月24日爱宣布摆脱沙俄统治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同年2月德国乘虚而入占领爱沙尼亚。同年11月,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在此期间,爱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武装斗争。1920年2月,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1940年6月,前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0日,爱脱离前苏联,宣布恢复独立。同年9月17日,联合国宣布接纳爱为成员国。爱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政 治】爱自1991年恢复独立以来,政治局势总体稳定,但党派斗争激烈。2019年3月,爱沙尼亚举行第十四届国家议会选举,改革党胜出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但最终由中间党、保守人民党和祖国联盟党联合组成新一届政府,中间党主席于里·拉塔斯(Juri Ratas)连任总理。2021年1月13日, 拉塔斯总理因中间党涉嫌一起腐败案辞职。1月26日,经爱国会投票批准,由改革党、中间党组成的爱新一届联合政府宣誓就职。新政府共有15名内阁成员,改革党主席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任总理,成为爱独立后首位女总理。爱驻捷克大使伊娃—玛利亚·利梅茨(Eva-Maria Liimets,女)任外长。
【宪 法】现行宪法于1992年6月28日通过,7月3日生效,除序言部分外共分15章、168条。宪法确定,爱是独立主权的民主国家,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独立和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剥夺。爱实行三权分立的多党议会民主制。
【议 会】一院制,共101个议席,任期四年。主要职能:通过法律;决定全民公决;选举共和国总统;批准或宣布废除条约;授权总理组成政府;通过并批准国家预算;决定对共和国政府、总理及部长进行不信任投票;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解决宪法所规定的总统、政府、其他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职权以外的所有行政问题等。年满21周岁且有选举资格的公民均可竞选议员。2019年3月,爱沙尼亚举行第14届议会选举,共有5个政党进入议会,分别是改革党(34席)、中间党(25席)、保守人民党(19席)、祖国联盟党(12席)及社民党(10席),此外还有无党团议员1人。2021年3月,前总理于里·拉塔斯(Juri Ratas,中间党主席)当选议长。
【政 府】改革党主席卡娅·卡拉斯出任总理,内阁成员包括改革党部长7名:财政部长 凯特·彭图斯-罗西曼努斯 (Keit Pentus-Rosimannus,女),社会保障部长西格内·瑞萨洛(Signe Riisalo,女),国防部长卡勒·拉内特 (Kalle Laanet),农村事务部长乌尔马斯·克鲁斯(Urmas Kruuse),教育与研究部长莉娜·科斯纳(Liina Kersna,女),外贸与信息技术部长安德烈斯·苏特(Andres Sutt),司法部长玛丽斯·劳瑞(Maris Lauri,女)。中间党部长7名:爱娃—玛利亚·利梅茨(Eva-Maria Liimets,女),环境部长特尼斯·莫德尔(T?nis M?lder),文化部长安内莉·奥特(Anneli Ott,女),经济事务和基础设施部长塔维·阿斯(Taavi Aas),公共行政部长雅克·阿普(Jaak Aab),内政部长克里斯蒂安·贾尼(Kristian Jaani),卫生与劳动部长塔诺尔·基克(Tanel Kiik)。
【主要网址】政府:https://valitsus.ee ;外交部:www.vm.ee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15个省,大小城镇254个。
【司法机构】分城乡地区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级。最高法院院长维鲁·科维(Villu Kove),2019年2月上任,任期9年。总检察长拉安德列斯·帕尔马斯(Andres Parmas),2020年2月上任,任期5年。
【政 党】主要政党有:
(1)改革党(Estonian Reform Party),成立于1994年,现有党员约1.2万人。属中右自由民主党,党主席为卡娅·卡拉斯(Kaja Kalas,女)。
(2)中间党(Estonian Center Party),成立于1991年,现有党员约1.5万人。属中间自由政党,党主席为于里·拉塔斯(Juri Ratas)。
(3)保守人民党(Estonian Conservative People’s Party),成立于2012年,现有党员约8500人,属右翼民粹保守政党,党主席为马特·赫尔姆(Mart Helme)。
(4)祖国联盟党(Isamaa),2006年6月由祖国联盟与共和国党合并而成,现有党员约8800人。属右翼政党,党主席为赫伊尔-瓦尔多·赛德(Helir-Valdor Seeder)。
(5)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原名为温和党(The Moderates),成立于1996年,2004年2月改为现名,2012年2月与爱沙尼亚俄罗斯党(Estonian Russain Party)合并,现有党员约6000人。属中左社会民主政党,党主席为杰夫根尼·奥辛诺夫斯基(Jevgeni Ossinovski)。
较有影响的政党还有: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俄族人党(Russian Baltic Party in Estonia)、爱沙尼亚基督教人民党(Estonian Christian People’s Party)、爱沙尼亚社会民主劳工党(Estonian Social-Democratic Labor Party)、爱沙尼亚民主党(Estonian Democratic Party)、爱沙尼亚独立党(Estonian Independence Party)、农民党(the Farmers’ Party)和俄族人团结党(Russian Unity Party),爱沙尼亚联合左翼党等。
【重要人物】柯斯迪·卡留莱德:总统,女。1969年生。毕业于塔尔图大学生物学专业、工商管理硕士。1996年至2004年分别任职于爱沙尼亚电信公司、汉莎银行、爱国家能源集团,1999年曾担任总理经济顾问。2004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欧盟审计院委员。2001年至2004年为祖国联盟党党员。2016年10月当选总统,任期5年。
卡娅·卡拉斯:总理。1977年生,获得爱沙尼亚商学院硕士学位,其父西姆·卡拉斯为爱改革党奠基人。2010年加入改革党,2013年当选改革党副主席,2014年任欧洲议会议员,2018年当选党主席,2019年3月任爱国会议员。2021年1月26日出任总理。
于里·拉塔斯:议长,中间党主席。1978年生,毕业于塔林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2000年加入中间党,2002年起历任塔林市市长经济顾问、塔林市副市长、塔林市市长、议会议员、副议长。2016年11月当选中间党主席,11月23日当选总理,2019年4月29日连任。2021年1月13日, 因中间党涉嫌一起腐败案辞职。2021年3月当选议长。
【经 济】 自恢复独立以来,爱一直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发展迅速,年均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内位列前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经济大幅下降,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71.6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442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9%。
货币名称:欧元。
失业率:7.4%。
【资 源】自然资源匮乏。主要矿产有油页岩(已探明储量约60亿吨)、泥煤(储量约40亿吨)、磷矿(储量约7亿吨),石灰岩等。森林面积24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森林蓄积量4.66亿立方米,人均木材拥有量达362立方米。
【工 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建材、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据爱统计局初步统计,据爱沙尼亚统计局统计,2017年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25.4亿欧元,同比增长6.8%,其中电力、电气、热水供应同比增长22%,加工业同比增长5.2%,采矿业同比下降26%。2018年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32.7亿欧元,同比增长5.8%,其中电力、电气、热水供应同比增长16.3%,加工业同比增长5.3%,采矿业同比下降1.6%。2019年工业总产值约为137.1亿欧元,同比增长3%。其中电力、电气、热水供应同比下降21%,加工业同比增长5.8%,采矿业同比下降11%。
【农 业】农林牧渔业中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奶牛、肉牛和猪,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马铃薯、蔬菜、玉米、亚麻和饲料作物。2018年爱农业产值为8.56亿欧元,2019年为10.36亿欧元,2020年为9.76亿欧元,同比下降7.5%。
【交通运输】公路:公路总里程16609公里。2018年公路货运总量28.5百万吨,同比下降2.7%,其中国际货物运输量5.3百万吨。2019年公路货运总量28.4百万吨,同比下降0.4%,其中国际货物运输量5.0百万吨,同比下降5.3%。2020年公路货运总量23.3百万吨,同比下降18%,其中国际货物运输量4.5百万吨,同比下降10%。
铁路:铁路总里程2144公里,其中,公共铁路线1514公里,非公共铁路线630公里。2018年铁路客运量为775.9万人次,2019年为837.3万人次,2020年为598.5万人次,同比下降28.5%;2018年铁路货运量为2782.4万吨,2019年为2134万吨,2020年为1580万吨,同比下降26%。
空运:2018年为105.3万人次,2019年为62.1万人次,2020年为13.4万人次,同比下降70.4%;塔林机场(爱沙尼亚唯一国际机场)2017年航空货运量为1.12万吨,2018年为1.15万吨,2019年为1.09万吨,2020年为0.91万吨,同比下降16.2%。
海运:201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480万吨,2018年为3590万吨,2019年为3760万吨,2020年为3582万吨,同比下降4.7%;其中货物运出量2355万吨(不含过境运输),货物运入量1226万吨。2017年港口客运量1085万人次,2018年1072万人次,2019年1075万人次,同比上升0.2%。主要港口有塔林港(Tallinn)、西由拉迈港(Sillamae)、昆达港(Kunda)、北帕尔迪斯基港(Paldiski)、帕尔努港(Parnu Reid)等。
【财政金融】爱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控制财政赤字,实行较为保守的财政政策。近三年政府财政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