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四川
分享到:   

关于熊猫的真实报道——芬兰《赫尔辛基新闻报》第20期

【编辑日期: 2015-10-08

【来源: 省外事侨务办】

    

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几只大熊猫正在悠闲地玩耍。 

     

  熊猫的数量正日益增长,它们的生存环境已显著改善。芬兰有意从中国引进大熊猫。在那里,大熊猫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会很好。 

  芬兰《赫尔辛基新闻报》记者:米科·帕卡宁 

  熊猫生活中总是自得其乐。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或躺着一动不动,或悠闲地吃竹子。雄性熊猫隆浜在一个混凝土结构上漫步闲逛,这里有一些围场,围场四周是栅栏,熊猫可以在里面睡觉。雌性熊猫苏苏呆在前端有玻璃的笼子里,坐在竹子上漫不经心地吃着零食。大熊猫是全世界最濒危的物种之一。十年前,据科学家估算,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约为1600只。有关大熊猫数量的最新数据正在整理当中,估计将于明年春季公布。不过,至少动物园里的大熊猫数量有所上涨,因为过去这些年来以人工饲养和繁育的方式诞生了许多大熊猫。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熊猫基地位于中国四川省省会成都市。这里设有一个熊猫馆。据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护理中心负责人吴孔菊介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于1987年,当时只有六只大熊猫,如今这里的大熊猫已达138只。而且,当时还发现五只大熊猫生病或营养不良。随后,其他大熊猫陆续出生。“繁育率非常高”,该中心负责人吴孔菊表示。这样的繁育率或成果来自熊猫中心下属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大熊猫中心有许多竹子,这里的大熊猫成群结队地生活,大部分约半岁,都是去年出生的大熊猫。中国的动物园去年共诞生了36只大熊猫,其中活下来的有32只,这位负责人对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的记者说道。 

  熊猫繁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第一个原因在于,雌性熊猫的交配季节每年仅有三天。只有在此期间雌性熊猫才容易怀孕。熊猫也会准确选择与哪个熊猫进行交配。如今,熊猫繁育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授精。 

  当然,也有个问题,熊猫幼崽的死亡率很高,因为熊猫出生的时候体型非常小,骨瘦如柴、皮包骨头,而且体质很弱。尽管熊猫幼崽死亡率较高,但是过去二十年的情况已经大为好转,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熊猫能长到成年。熊猫出生后先由人工饲养,之后才自由成长。 

  数据 

  关于熊猫 

  ●野外的大熊猫估计约有1600只。全球的动物园现有400多只大熊猫,其中大多数在中国的动物园里。 

  ●野生大熊猫不仅分布在四川,在中国西北某些省份也有分布。 

  ●大熊猫面临的最严重威胁是,适合的栖息地正日益减少,熊猫吃的竹子不断遭到破坏。例如,竹林变成了庄稼地、矿区,或高速公路。 

  ●中国熊猫的汉语拼音为Xiongmao 

  熊猫对环境要求很高,包括竹子的质量以及空调、室温,这些都要适合熊猫的生存。 

  第一批放归大自然的熊猫出生后首先被人工饲养,在差不多三年的生存训练之后,20064月放归大自然。五岁的雄性大熊猫祥祥已经能够建立自己的窝巢,自己寻找食物,划分和认清自己的领地。然而,这只大熊猫放归十个月后却发现已经死亡。熊猫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显而易见,这是与另一只大熊猫打架的结果。 

  大熊猫在野外锻炼、获得生存技能之后,熊猫中心又有至少三只大熊猫放归大自然。放归的数量正日益增长。 

  大熊猫在中国受到保护的动机基于一个事实,即大熊猫被视为中国的国宝,熊猫具有重要的政府间交往功能。如今,芬兰正积极参与中国所谓的熊猫外交。 

  芬兰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为拉努安公园(Ranuan)和阿赫塔林公园(Ähtärin)争取引进几只大熊猫。芬兰农业和林业部已决定,邀请中国的大熊猫来阿赫塔林公园(Ähtärin)展出。此外,也打算在芬兰尝试繁育大熊猫,动物园园长玛乌诺·塞帕克斯基(Mauno Seppäkoski)在电话采访中表示。中国尚未对芬兰要求赠送大熊猫这一意愿或请求做出正式回应。芬兰和中国两国正在就熊猫外交举行谈判,芬兰农业与林业部常设秘书亚纳·胡苏-卡利奥表示,“我们正在努力与中国开展熊猫外交。” 

  熊猫对于竹子和空调、室温的要求很高,因此野外大熊猫很难适应动物园的生活,反之亦然。 

  阿赫塔林公园至少今年没希望得到大熊猫了,因为芬兰与中国正在就熊猫进行谈判。 

  中国大熊猫出现在多个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希望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动物园的选择非常严格仔细,熊猫以租借方式赠予,租借期限为十年。租借期间,所在国必须支付数百万欧元的费用。熊猫在国外期间如产下幼崽,则其依然属于中国。 

  (注:《赫尔辛基新闻报》是一家在芬兰首都 赫尔辛基出版的日报,为芬兰最大的和唯一不受政党控制的报纸,同时也是北欧地区最大的一家晨报。该报2008年工作日的日发行量为412421份,周末的日发行量为468505份,一般每天出100版,其中新闻版有40版,在北欧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