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中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初见成效(英语)
【编辑日期: 2017-06-27】
【来源: 喀麦隆《论坛报》】
喀麦隆《论坛报》记者Kimeng Hilton Ndukong 5月24日报道: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这一珍稀物种数量的增加做出贡献。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导游介绍说,大熊猫早在800万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存在。大多数物种最多只能生存500万年,之后就会灭绝。然而,在中国大熊猫的数量依然很多。面积60公顷的人造公园就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部门为保护大熊猫而设立的。
熊猫基地成立于1987年,起初只有六只被拯救的熊猫,这里另设研究基地。每年有300万游客造访。“截止2016年,这里共有176只熊猫,在中国共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包括400余只圈养大熊猫。”保护大熊猫所付出的努力让人们欣喜地发现,熊猫的寿命很长。“野生熊猫的寿命为18到19年,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熊猫寿命长达25年到30年。”
作为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认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9月宣布将熊猫从“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去除,称他们为“弱势”动物。
IUCN表示,中国南方野生熊猫的数量从2004年的1,596只,上升至2014年的1,864只。大熊猫数量上涨的原因是努力再造并扩大竹林的面积,因为熊猫的饮食结构中99%都是竹子。然而,中国国家林业局很快指出,将熊猫从濒危动物中移除为时尚早。原因是熊猫的天然栖息地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减少,熊猫现在只能小范围散居进行繁殖。林业局表示,现在熊猫生存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人们不可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