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四川
分享到:   

防震课堂(葡萄牙语)

【编辑日期: 2017-08-17

【来源: 巴西《工商服务日报》】

  巴西《工商服务日报》记者Adriane Castilho 724日报道:2008年的那场地震带走了八万多人的生命,为了缅怀逝者、预防灾害,人们建立了一个致力于自然灾害预防研究学院和一个露天博物馆。 

  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一些带有骨折、烧伤和窒息症状的人体模型成为了学生们的教材。这里就是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一间实验室(英文缩写IDMR)。 

  2008512日,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地震甚至波及150公里外的省会城市—成都,造成八万多人死亡。因为这场灾害,建立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曾在联合国工作,现任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院长的柯瑞卿指出,该学院主要致力于与灾害预警信息、减缓自然灾害影响有关的三个领域,一是受害者的医疗救治;二是研究自然科学,从而为城市建设项目奠定基础,使得城市有能力面对此类灾害;最后一个领域是灾后心理辅导。 

  该学院现已开展本科生及硕士课程。院长还指出,本次香港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的携手合作吸引了全球各地很多院校的加入。 

  在离震中很近的废墟上还建立了一个露天博物馆,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参观。在绵竹市的地震博物馆里,有这样的一个房间,参观者可以登上一个平台来亲身体验,体验区内禁止拍照和摄影。体验者登上平台房间里的灯光马上熄灭,墙面开始播放投影,开始出现一个小女孩讲述故事的声音,营造出汶川地震当天的场景。当指针走到14:28—汶川地震开始、灾区钟表定格的那个时间,一切开始发生变化,平台上的设备启动开始激烈摇晃,小女孩的声音也被房屋的倒塌声和人们的尖叫声所代替,随后是漫长的寂静,终于小女孩的声音又出现了,她在呼喊寻找着她的父母。 

  将近十年之后,绵竹地区已经重建。一些居民和企业重新安置在附近。受到地震影响的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总部以及其所属企业现如今也已获得重建。 

  面对着汶川地震纪念碑,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过去发生的一切;防震课堂的设立,让人们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政府目前正在致力于减少受灾地区的贫困人口,并推出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的项目,使得当地人民逐渐走出地震带来的阴影,并更好地生活下去。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