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四川
分享到:   

30年间,熊猫数量增长30倍(葡萄牙语)

【编辑日期: 2017-08-17

【来源: 巴西《工商服务日报》】

  巴西《工商服务日报》记者Adriane Castilho 731日报道:1987年建立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研究基地,建立初期只有6只熊猫,现在数量已经增加到176只。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1987年建立于四川省会成都。建立初期,基地只拥有6只从野外抢救回来的大熊猫。现在,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已是初期的30倍,共有176只,这说明中国政府在国宝级动物保护领域所作的努力已经取得成效。 

  四川是中国的熊猫之乡。目前全世界生活于野外的大熊猫大约有1800只,其中百分之八十在四川,其余分布在甘肃和陕西。在研究基地30年来的努力下,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过去野生熊猫的数量不足1000只,对于任何一个物种而言,这个数字都预示着物种濒临灭绝,而且会导致熊猫的繁殖率偏低。现,通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国其他机构的人工育养和保护,除了对外租借的约400只熊猫外,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即将达到2000只。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也对外接受游客,这使得熊猫繁殖研究工作在三个方面得到了推进。首先是针对雌性熊猫排卵的研究和人工受精不同手段的使用研究,第一例人工受精成功的大熊猫出生于80年代;其次是帮助熊猫妈妈在熊猫宝宝需要时能够更好地照顾和哺育他们,尤其是熊猫双胞胎;最后一方面就是研究熊猫常见疾病。基地工作还包括建立大熊猫基因库,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 

  自建立以来,除抢救野外面临生病、饥饿的大熊猫,基地坚持绝不从野外获取熊猫的根本原则。2012年,基地开始帮助兄弟单位展开物种保护工作,例如扩大生物栖息地面积,将康复熊猫放回原发现地。基地工作人员称,截至目前为止,10只熊猫即将到野外生存,它们将会在一个海拔相对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内生活,那里会有更多的竹子。 

  现在全国有50多个致力于熊猫保护的保护区,例如卧龙、宝兴和陕西,其中成都大熊猫研究中心规模最大,基地可以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距离市中心10公里。 

  尽管中国政府的有力保育使得熊猫数量回升,但目前大熊猫的处境仍然不容乐观。中国政府已经同多个机构合作,共同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世界自然基金会便是其中之一,该机构现已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下调为“易危”,即便如此,大熊猫受保护的等级都不会降低,保护力度不会减小。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繁殖,截至目前为止,共繁育大熊猫140200仔。这其中也包括一种叫做小熊猫的生物,小熊猫体积较小,皮毛区别于熊猫,呈红褐色。 

  一个成年大熊猫的体重会达到150kg,每天平均会吃掉38kg的竹子。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小。 

  这个研究中心每天接待游客约20000人,每天会对游客进行动物保护教育工作。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其寿命可达到20-25岁。在627日,有两只小熊猫刚刚出生,一周之后,它们的浑身还是粉嘟嘟的,它们被放进保温箱,游客们可以看到它们萌萌的样子。还有一对在四月出生的双胞胎宝宝,生活在专门的婴儿室中,它们皮毛已有了大熊猫的招牌黑白色。 

  这个可爱的动物也为中国外交搭起了一座桥梁,被称为“熊猫外交”。柏林动物园向北京租借了一对双胞胎——梦梦和娇庆。20国集团(G20)峰会举行前,它们首次亮相,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出席了此次活动。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