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四川
分享到:   

熊猫保护项目将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以增强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葡萄牙语)

【编辑日期: 2017-08-17

【来源: 巴西通讯社】

  巴西通讯社记者Ana Cristina Campos 723日报道:通过长期的濒危动物保护工作,中国国宝级动物“熊猫”已被移除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并在全球收获了大量粉丝。 

  在中国政府的特殊保护下,在提升中国在亚洲国家国际形象这一过程中,熊猫外交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通过向境外赠送或租借大熊猫其它国家共同开展该物种的科研研究。 

  通过这一外交方式,该熊猫保护项目全球瞩目,并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保护的重要性。1980年之前,全球成年熊猫数量少于1000只,目前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约为1800只,被动物研究基地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约为400只。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去年九月份将大熊猫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的等级调至“易危”。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增大以及森林砍伐,熊猫的主食竹子产量减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濒危物种面临着栖息地减少的严峻挑战。 

  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熊猫保护工作的先驱,该基地建立于1987年。建立初期只有6只大熊猫,而今算上今年刚出生的4只熊猫宝宝,共有180只熊猫生活在基地中。 

  基地工作人员称人工饲养管理主要是为了动物的繁育,熊猫依旧是一个易危物种,它需要我们的保护。此外,基地还向成人和孩子开展教育工作,使他们意识到保护濒危物种的重要性。 

  7月初,20国集团(G20)峰会举行前,柏林动物园的两位新住户——4岁的梦梦和7岁的娇庆首次亮相,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出席了柏林动物园大熊猫馆的开幕式,这是这一传统外交方式的体现,通过这来自北京的“特殊的外交官”来巩固加强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政府向其他国家赠送租借大熊猫已有15年的历史,根据中国日报的统计数字,现已有48只熊猫生活在日本、美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