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世界深度交融:一个开放四川的底蕴与气度
【编辑日期: 2024-04-24】
【来源: 省外事办】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工作,提出“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赋予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务。这一年,也是四川对外开放展现新光彩的一年——精彩纷呈的成都大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全国首个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西部地区首个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以成都为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迎来2024,春来蜀地万象新。2月23日,省委书记王晓晖会见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一行;3月18日,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一行访川;3月19日,省委书记王晓晖在成都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一行;3月25日,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率团访川;4月8至10日,来自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代表团参访四川……去年至今,已先后有22批次外国副国级以上外宾来访。这个春天,四川的对外开放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文化交流是友好关系基石
“终于来了,最期待的就是来看三星堆!”4月8至10日,来自3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代表团参访四川,这是近年来访四川规模最大的使节代表团。访川之行第二天,外国驻华使节代表团就一起“打卡”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领略距今3000多年的古蜀文明。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由三星堆联系到了美洲古代文明,他认为两者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如果我们历史上非常相似,在当下和未来,我们也能建立很多共识。”
4月4日,来自拉美19国的记者们身着汉服,切身感受了都江堰放水节中蕴藏的中国文化魅力和天府文化风采,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襄盛举。深受震撼之余,他们纷纷表示:“中国文化值得全世界关注!”。自3月31日抵川,记者们走访了涉及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城市规划、风景名胜等多个领域的多个点位,实地体味了古老又现代的成都风味、四川故事、中国味道。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向全球推介四川:“从城市新区规划读懂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秘诀,在无人机高新企业看到地方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看城市烟火气体验到中国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拉美19国记者的四川之行,收获满满!”
了解彼此多元灿烂历史,共同助力文明传承,四川正在与世界展现出文明互鉴的和美诗篇。
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
如果说文化交流是基于厚重的历史产生的吸引力,那么四川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则让众多海内外投资者信心不断提振。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四川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从2023年年底,空客在成都新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欧航(成都)航空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对外亮相到今年年初的“2024年四川贸促迎新国际交流活动·德阳行”,从大公司落户到交流论坛,从行动到思想,四川积极向外界传递着开放的信号。
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中国欧盟商会全国副主席、西南分会主席马晓利介绍的那样,中国欧盟商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拥有约1800余家会员企业,设有7个分会,在中国西南地区拥有200家会员企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充分凸显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性。四川的工业格局经过转型升级,如今已是创新中心。
今年3月,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率领企业代表团来川考察时惊喜地发现,四川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领域拥有良好发展基础,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未来,他们将持续推动美国工商企业来川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助力美中经贸关系稳步发展。
眼下的四川,正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数据显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500万人次,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950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四川企业积极探索国际市场的行动,也是外国企业积极投入四川市场的实践——131条国际航线通达全球各地,国际班列连接境内外130余座城市,让各国商品快捷进入千家万户,让成都市民随时都能走出国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批批成都企业“出海”拓市场、抢订单的同时,一项项合作业务、投资项目先后布局落子成都,持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能级……从“蜀道难”到“全球通”,传统意义上的内陆省份四川正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
高水平对外开放没有止境。今年全国两会会开放团组活动中,四川向世界开放的姿态昂扬:会场上,来自89家境内外媒体的156名记者到会旁听采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全球传递四川声音;另一个细节是,翻开会场准备的会议手册,也配以详尽的外文翻译,展现出四川十足的诚意。而代表们审议的过程中,则更加关注四川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使投资和经营更合法依规;如何推动四川涉外法律服务人员的水平提升,以匹配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谋划。随着企业出海的扩面提质,四川正面对着新的问题、寻找着更优更好的解决方案。
高水平开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驻华使节代表团访川期间,一次企业推介会上亮相的6家四川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引起代表团的高度兴趣。
西班牙驻华大使贝坦索斯在了解到四川有381家世界500强企业时十分惊喜:“这次推介会加深了我对四川企业的印象,未来,我们可以在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携手合作。同时,我也看到了四川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所作出的极大努力。”
事实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巴蜀大地早已热潮涌动。四川因地制宜锻长板、补短板、立大梁、强弱项,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能升级,筑牢产业底座,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驻华使节代表团访川之前,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于2月23日与四川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慧交通、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四川数字化产业生态圈和制造强省高质量建设。这是继2023年9月与广东省签约之后,西门子与中国地方政府签署的第二份战略合作协议。
2月西门子带着战略协议而来,3月德国“大企业之乡”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不仅到成都签署了四川省与巴伐利亚州重申友好省州关系协议,并且亲身体验乘坐了中德合作的磁悬浮列车试验线项目。在运控中心,索德尔按下试验列车的发车键,并通过监控大屏观察了列车试验全线的运行情况。索德尔表示,“磁悬浮列车作为创新技术,有环境友好和低噪音的优势,我希望它能在四川和巴伐利亚州成功推广。”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35对,累计475对。
“请进来”是为了更好的“走出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较之全国“新三样”出口的优异表现,四川“新三样”展示出强劲的力量,2023年出口增长跑出46.7%的“加速度”。于四川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现实所需、更是长远所系,是一道必须回答好的“必答题”。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和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四川正昂扬走在积极作为的大道上。
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再提升
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优化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环境,2月四川省商务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共同制定的《提升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度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其中提出,对开通外卡POS机的商户给予补贴、外籍人士可线上预约开户简易办理银行卡……
4月,2024成都世园会和成都2024汤尤杯两大高级别国际赛会已进入倒计时,意味着成都将进入“国际时间”。“一会一赛”不仅将为成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也将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月15日,外籍人士来蓉指南媒体通气会在成都召开,对外籍人士签证办理、涉外支付、旅游推介、快递物流等多领域服务优化进行了介绍。成都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签证办理环境,向来蓉外国人提供签证证件就近办理服务。同时,在蓉外国人因正当合理事由需多次往返中国境内外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申办多次有效签证。参会外籍人员可选择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办妥相应的签证入境;急需入境的可凭邀请函等材料向成都、重庆两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口岸签证入境。成都市的11个出入境签证证件受理点均设有“世园会签证服务专窗”。
结语: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澎湃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的来川便利度……都在向世界展示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四川。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高水平开放也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四川正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融入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介新四川、开辟新通道、拓展新市场,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放诸以更宏观的视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