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动态
分享到:   

寻访红军长征足迹 见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拉美国家媒体团访川记

【编辑日期: 2024-09-29

【来源: 省外事办】

拉美记者在日干乔大沼泽纪念石碑前合影

  应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和四川省外事办公室邀请,9月18日至24日,来自巴西、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18个拉美国家的21位主流媒体记者组成拉美国家媒体团,赴四川省成都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参访。

  9月18日,省外事办副主任李怀强与拉美国家媒体团座谈交流。他向拉美记者们介绍了我省开放发展情况,回顾了四川与拉美的友谊与合作,希望记者们把所见所感带回国内,一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四川故事。记者们表示,很珍惜这次来川采访的机会,也感谢主办方精心安排,他们会用镜头和文字真实记录自己在四川的见闻,将地方发展经验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分享给国内读者。

  9月19日至22日,媒体团相继走访四川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等地,开展采访拍摄活动。

  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不到一个小时,记者们就抵达了阿坝红原县。在藏文中学,记者们走进课堂,与汉、藏、羌族师生互动交流;来到操场,与孩子们踢足球、打篮球。当了解到学生可学习汉、藏、英三语,国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支持关心力度大时,许多记者都表示赞赏,阿根廷《号角报》编辑尼古拉斯称赞:“学校硬件设施很好,足球场比阿根廷的大部分球场还要好。孩子们喜欢踢足球,对我们也很热情,得知我来自梅西的国家,他们还找我要了签名。”

  在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记者们认真聆听红军长征过草地的光辉历史。当听到两个掉队的汉族小红军被当地的藏民收留,并取了“吉祥”和“宝贝”的藏语名字后,巴西247新闻网记者吉列尔梅深受感动。当得知石碑上镌刻的“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是周恩来总理的笔迹时,记者们纷纷合影留念,表示周恩来总理是他们很多人的偶像。

  在若尔盖县班佑村,记者们走进村民家中,实地感受“长征草地第一村”的今昔风貌。变化到底有多大?村民过得有多好?记者们排着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来自四川高校的驻村书记与村民一一耐心回答。听说村民都有社保,子女教育有补贴,家庭收入可观且方式灵活多样后,危地马拉媒体人卡洛斯表示,“这里的高原环境条件可以说是比较极端,但我仍可以从村民的居住环境和装扮中看出他们的富足。这对于我们拉美国家来说是值得学习的。而且他们都是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非常有家庭凝聚力,这也是我向往的。”

  在松潘县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记者们肃立静默,逐一向长征先烈献花。厄瓜多尔EXA电台播音员梅赛德斯有幸被选为敬献花篮的代表,她激动地表示,“我之前也知道红军长征的历史,但是理解不深。可是今天,我参加了纪念仪式,聆听了好几个长征路上的故事,这对南美洲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体验,我也希望获取更多红色文化的信息。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他们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

  在九寨沟,记者们详细了解景区震后重建成果和生态环境恢复情况。洪都拉斯独立媒体人希尔达感叹,“中国人对世界遗产的修复与保护手段令我印象深刻。我还用手机拍下了景区里的各种提示标志和便利设施,我会把这些景区管理和维护的经验分享给洪都拉斯相关部门,让他们为两国旅游合作做好准备。”

  在川期间,记者们还参访了瓦切饲草基地、达扎寺书院、若尔盖县藏医院、象藏唐卡艺术传习基地、小西天尕咪寺等地,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在黄龙九寨站乘坐刚开通的动车返回成都后,记者们激动地表示,一路走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乡村振兴”不再是一个个难以理解的名词,而是在每一次看见和了解中,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9月23日至24日,记者们还赴成都市蒲江县、邛崃市等地参访。

  外交部新闻司公使衔参赞王晓林,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星,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省外事办新闻宣传处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活动。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