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事办组织在川外籍人士代表参加“我在四川过春节”系列活动
【编辑日期: 2025-01-27】
【来源: 省外事办】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进一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春节为媒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故事,省外事办组织在川领事机构官员、艺术家、企业员工、高校师生等十余个国家的外籍人士代表,沉浸式体验春节民俗,现场体验外国人在川便利化措施,让外籍友人在四川感受浓浓的春节氛围。
在春节发源地—南充下辖阆中市,来自克罗地亚、巴西、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斯里兰卡和摩洛哥的外籍师生与网络达人齐聚一堂,身着汉服徜徉在有着两千年历史的阆中古城。古老的街道,两侧红灯笼高挂,传承千年的酿醋工艺在现代依然迸发活力。一年一度的灯会承载着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深深的烙印,一个个传统的中国古代人物形象以声光电的形式全新呈现。在春节老人落下闳雕塑下,小提琴专业的巴西籍留学生卡洛琳和莱昂纳多深情演奏,一曲悠扬婉转的中国《牧歌》令游人驻足,古今中外盛世华章在月色下相映成趣。在古城中心中天楼下,曲调欢快的巴西民乐《白翼》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烘托出喜庆祥和的春节气氛。走进贡院和张飞庙,对话古老的历史人物;步入银河丝毯与王皮影博物馆,在非遗工艺的代代传承中,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在成都,来自奥地利、新加坡、智利、加拿大等20个国家驻川驻渝总领事及领事官员,以及在川国际艺术家、外国网络达人和留学生代表来到桐梓林国际社区,共同体验外国人便利化支付,以及年画、春联等春节民俗活动。当了解到外国人可以直接在社区办理签证和来华工作许可证,来自智利的外籍教师河国庆感叹,“太方便了,不出小区就能办理,也完全没有语言障碍。”泰国和智利驻川总领事还组团在荷花池采买年货,多名外籍艺术家欢聚武侯区浓园艺术村,写对联、包饺子、做汤圆、品茗茶,互相交流自己的春节计划,分享春节与本国节日的共通之处。
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艾娃说,“中国的春节是一家团聚的重要时刻,我了解到这一习俗传承了上千年,学到了很多习俗背后的美好寓意”。中国—巴基斯坦交流计划志愿者哈森评价,“中国的高铁、物流等现代化设施非常发达,为每年的家庭团聚提供了保障。”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教授安杰尔卡对镜头笑道,“从2010年起,我几乎年年来中国,今年是我在中国的第三个春节,但我从未感受过这么浓烈的春节氛围。我一定会再来的!”
不论种族、不论肤色,春节为世界各地的民众送上了阖家欢乐、美满幸福、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更开启了一扇扇中西方情感交流、文化交融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