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动态  >  侨务要闻
分享到:   

大山里的教育明珠——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捐建金盆小学

【编辑日期: 2017-07-18

【来源: 省外事侨务办】

金盆小学2017年春学期校园文化艺术节

 

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爱心大使谭言和(左一)带领的支教小分队

 

孩子们的手抄报与手工作品

 

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捐建的电脑室

 

  巴中市南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秦巴山区特殊的地形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属于我省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从县城出发,沿着村道拓宽的山路行驶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大山深处的高塔乡金盆硅谷女性欣欣小学。该校建于1958年,距县城约50公里,地处海拔900余米的丘陵,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现有四个教学点,包括中心校及3所村校,共10个教学班,学生107人,幼儿学生35人,小学生72人,教职工20人。在省外事侨务办考察、推荐下,该校于2007年首次接受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捐赠建校款1万美元,与之结缘,2009年,美国硅谷女性协会通过欣欣教育基金会对该校开始进行定点帮扶。近10年来,欣欣教育基金会和硅谷女性协会已先后为该校师生捐款、捐物近30万元,并有多位爱心人士莅临该校,开展支教、访校活动,为该校捐建图书角、微机室,为师生购买饮水机和净水器。2014年开始欣欣爱心大使谭言和女士带领的支教团队更是已连续四年支教该校。 

  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以协助中国偏远贫困乡村兴建学校,或改建兴修葺校舍,扶助贫困学生的教育,并提供长期的关怀和服务,使学童享有较佳的读书环境,完成国民基本教育为宗旨,对国内贫困地区进行捐助。除了最初的改建、兴建校舍外,还针对捐建的欣欣学校开设师资培训项目;捐建电脑室、阅读室;与知名大学合作,赞助大学生访校;并在回访捐建学校过程中针对留守儿童而新增“歌路营”项目。在与欣欣教育基金会结缘后,金盆小学积极参与欣欣的各个项目,参加师资培训,与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不断提升自身管理和教育水平,收获颇丰。 

  金盆小学是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利用欣欣教育基金会歌路营项目,每晚用一个睡前故事来缓解孩子们的孤独感,不仅使留守儿童心灵得到慰藉,情感得到熏陶,心智获得成长,还使他们有机会从一些著名播音员和语言艺术家那里学习、模仿口语表达技巧,并以开展师生读书活动为契机,让学生“堂堂讲故事,人人练口才”。近几年来,学校要求每堂课前5分钟时间用于讲故事,通过讲故事锻炼解决农村孩子开口难的问题,同时对故事的内容、讲授技巧的要求不断更新。红领巾广播站也采用每天一个班轮流开播,老师指导,自己组稿,一个个小播音员字正腔圆,有模有样。长期坚持以后,孩子们兴趣浓,敢说、敢想,也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就地取材,用树叶、小草等做成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并定期举行文艺汇演,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们有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欣欣教育基金会为金盆小学捐建电脑室,并针对农村孩子计算机学习方面的空白特开设编程一小时项目。每年11月份,邀请微软专家到农村学校中去,用短短一个小时,使一个完全不会使用电脑的孩子可以做出一个小小的程序,让农村的小孩了解计算机,学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原理。并计划申请加入全国小规模学校联盟组织,让全体教师有机会体验由21教育研究院等教育公益机构组织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不断培养师生的互联网+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让学校融入大媒体的平台和背景之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志成城,欣欣向荣”,在美国欣欣教育基金会与硅谷女性协会的帮助下,随着老师们水平不断提升,金盆小学不断进步,在主管部门的抽考和统考综合评估中均列片区前茅,各项活动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并深得家长和社会信赖。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华侨关注、援建国内的教育、医疗等基础民生建设。在各市、州外事侨务办推荐下,省外事侨务办加强监管,定期回访捐建项目,确保海外华人、华侨与各基金会捐赠款项落实到位。南江县高塔乡金盆硅谷女性欣欣小学让我们看到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为他们的爱心使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教育环境得到改善。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