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转载  >  省政府重要信息
分享到:   

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十年春华秋实,未来金色可期

【编辑日期: 2023-11-27

【来源: 省外事办】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130多个国家代表们在这里探讨下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十年。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在本届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提出,“民间友好根在地方,源在人民”。地方政府特别是友好城市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推动共建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10年来,“一带一路”友城合作网络不断扩展,中国同共建国家友城数量从960对增至1577对,占中外友城总数53.5%,“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外友城合作的重要方向。

  从金秋开始新的出发,一幅发展合作的斑斓画卷已然铺展眼前。

  友城交往 铺就合作开放之路

  就在本届高峰论坛举办前,智利总统博里奇首次率团访问四川,这亦是其访华的首站。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也紧随其后首次率团访问四川。今年以来,已有9国领导人相继访川,创历年之最,显示出四川正面向更广阔的世界敞开怀抱。

  不仅有南美、非洲的朋友来访,丝路之花也在“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的推动下,绽放得越发灿烂。2019年,四川首次举办“一带一路”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论坛,来自全球五大洲32个国家43个省(州)级国际友城代表团来川出席活动。该论坛的影响力持续延伸,逐渐成为高规格、大规模、广覆盖的国际友城交流平台,助力四川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十年来,四川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持续深化。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3个、居内地第三,全省各级建立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456对、居中西部前列。《财富》全球论坛、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一批国际盛会相继落地,“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

  跨越山海 通达网络串联国际朋友圈

  2013年4月26日,首趟成都国际班列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鸣响汽笛,驶向9826公里之外的波兰罗兹。十年过去,青白江已经开通国际铁路和铁海联运通道12条,连接境内外城市135个,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突破1.2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4200余列,综合指标全国领先,堪称“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动脉。西向稳定运行罗兹、纽伦堡、蒂尔堡三大主线,实施中欧“双线”运行,打通中欧班列南线(跨里海轮渡);北向稳定开行至俄罗斯、白俄罗斯班列,首发俄罗斯莫斯科—成都—老挝万象、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成都—越南胡志明等跨亚欧全程铁路班列,促进木材、纸浆等运贸一体化;南向实施“一主两辅多点”模式,构建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主,中越、中老铁路通道为辅,南沙、黄浦等港口多点进出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东向深化与宁波、上海、青岛等港口合作,加快“枢纽对枢纽”海铁联运组织。

  十年来,依托国际友城搭建互利合作之桥,四川与法国欧西坦尼亚大区共同推动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落户四川,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波兰罗兹省共同推动中欧班列开通,与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际友城共同推动成都—南美货运航线开通。不仅如此,四川还与20余个国际友城开辟定期航线,建成进出川大通道42条。随着去年底中老班列(攀枝花)首发,东南亚到我国西部及欧洲距离最短国际铁路通道全部打通。老挝作为我省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第二大投资目的地,仅2022年四川与老挝进出口总额增幅达154%,中老铁路的建成投用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路一桥,跨越的不仅是山海之远,更是发展阻隔;一廊一港,畅通的不仅是贸易往来,更是经济血脉。四川的开放还不止于此。

  多元合作 双向奔赴通达全球

  成都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至2022年,四川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从1535.3亿元扩大到3788.7亿元,年均增长10.9%。十年间,四川对共建国家进出口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速,高出同期全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

  十年来,四川与30余个国际友城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促成一大批国际友城企业落户四川,助力1300多家四川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遍布30多个国际友好城市。在川外商投资企业超1.5万家,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81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稳居中西部第一。四川与229个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对共建国家进出口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全省约30%的对外贸易、90%的对外承包工程布局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公布了两项清单。即将在川举办的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入选“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在孟加拉建设达卡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在厄立特里亚投资库鲁里钾盐矿项目、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年产5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建设中国—印尼棕榈园区农机化服务中心、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物流通道与国际贸易战略合作项目等5个项目入选“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一颗颗种子已撒遍丝路,在友好城市的升温下发芽开花。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深处,中资企业在尼泊尔最大的一笔电力投资——马相迪梯级水电站就坐落在这里。川投国际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轮轮谈判拉锯,成为第一个成功签署项目开发协议的中资水电企业。项目落成后,不仅对缓解尼泊尔电力紧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成为中资企业参与尼泊尔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尼两国互利合作的典范。

  今年10月,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启用。四川攀钢的钢轨、水电七局的隧道、川投集团的供电……四川企业全面参与到雅万高铁设备供应、工程建设、运营保障等环节中,一路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任务。

  从“走出去”的国际合作项目,再到“引进来”的中法、中德、中韩、新川、中意等国际合作园区差异化发展,四川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融入“一带一路”中与各国实现合作共赢。

  守望相助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2月,土耳其发生7.8级强烈地震,首批20名四川队员立即启程赴土耳其开展国际援助。今年4月,来自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白俄罗斯戈梅利州、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匈牙利佩斯州、埃及亚历山大省、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省等我省15个国际友城的30余名中青年肝胆外科医生相聚四川,在“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中系统学习华西微创肝切除理论体系。在巴基斯坦发生特大洪灾的危难关头,巴方急需的帐篷、发电机、雨靴、毛毯等已从成都出发空运至巴基斯坦灾区。境外疫情暴发后,四川向86个国际友城捐赠各类口罩654万余只,协调向意大利、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派出4批抗疫医疗专家组,通过“云会议”方式向22个国家分享四川抗疫经验。

  十年来,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交汇点的四川,对外合作不仅有基建、产业链等领域的大项目,更有教育、卫生等领域的项目,努力发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的时代价值,展现出中华文明的胸襟和气度,促进文明成果共享。

  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从区域门户跃升国际枢纽……四川正坚定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打造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经济活力更加充沛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四川“链接”世界,这是四川下一个十年发展的“确定性”;四川已融入“一带一路”蓬勃十年,正在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网站分析| 网站声明| 邮箱登陆

    联系地址: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100号    联系电话:028—84356776   传真:028—84356784、84356789  

    版权所有:中共四川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四川省港澳事务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4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0627号备案序号:蜀ICP备15005409号-3
    站长统计